在9日于厦门举行的2018中国融资租赁发展论坛上,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原高强透露,目前中国各类融资租赁公司约有1万家,业务规模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资料图: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近年来,中国融资租赁行业集聚效应更加突出,形成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在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节能减排、工程机械、机床、印刷等领域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融资的服务。

在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原高强也注意到一些问题,如部分企业资产的存量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个别企业还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专业人才队伍还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行业的需求等。

业界普遍认为,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正在经历由“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追求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经营方式”转变。

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主办的是次论坛上,产学界围绕促进融资租赁服务装备制造业发展纷纷“出谋献策”。

原高强提出了四点建议:发挥好服务实体的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回归融资租赁的本源,将设备租赁作为业务发展的核心,以设备融资作为业务创新的基础;提高风险防范和管理的能力,在熟知的领域做强做大,走出一条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加强资产管理能力,延伸融资租赁的链条,改善盈利的模式和盈利的水平,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融资租赁行业就已成为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厦门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副巡视员喻皓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融资租赁是连接最紧密的一个行业;相信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融资租赁行业未来面临着更大发展空间。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会长杨钢认为,融资租赁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员储备不够,需要培养大量出色的专业人才。此外,在寻找新的市场时,融资租赁行业应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中小微企业。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史燕平认为,2000年之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给融资租赁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制造业本身发展的同时,生产型服务业也要发展,为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带来发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