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区域实时监控、网格警员实时定位、报警人位置自动获取……在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块数据指挥中心铺满三面墙的大屏上,城市各区域的监控画面等信息一览无余。

贵阳市公安局块数据指挥中心

“这是我们的‘最强大脑’。”贵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民警游恺和同事们喜欢这般亲切地称呼贵阳市公安局块数据中心。“收到报警后,屏幕上会自动显示报警人的为坐标定位,并以报警人为中心,自动显示方圆500米内的警员,就近调取警力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自2016年贵州获批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以来,乘借着大数据的“东风”,贵阳市公安局抢抓贵州省发展“大数据”战略机遇,融入贵阳市“块数据城市”建设,建成全国第一家“块数据指挥中心”。从基础数据收集,到综合数据的挖掘与利用,数据慢慢变成贵阳市公安局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各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块数据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由指挥中心直接‘派单’到网格民警,打破了以往‘层层转警’的局面。”2020年4月13日晚,白云区七冶医院旁,一名女子晕倒在路边的花坛里,接到群众报警后,指挥中心马上调派网格民警前往现场,并立即带着该女子去医院进行治疗,为其争取了抢救时间。

接到报警后,网格民警帮迷路小朋友回家

“智慧”治理带来的便利不仅实现了接处警的快速化、规范化、流程化,在现场处置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警务终端将处警视频、图片、录音实时上传块数据指挥中心,后台根据收集的现场信息进行案情研判,下达指令。

同时,网格化接处警将全市城区、城镇划分为54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辆网格巡处车,网格警则是全天24小时在街面网格开展“有警接警、无警巡逻”警务工作。

既能看得见,也能听得着、“点对点、端对端”式的进行指挥调度、派警时间从分钟级缩短到秒级……大数据的赋能,不仅让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高,公安民警的“幸福感”也在不断增强。

“公安系统的大数据发展确实给我们民警,尤其是接警员带来很多‘红利’。”从警11年,游恺记得,从1996年贵阳市接警中心成立开始,熟记地图几乎成了每一代接警员的“必修课”。“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以前每个接警员都是行走的‘活地图’,有空余时间就得满大街的跑,实地熟悉环境。”除此之外,老接警员背诵派出所电话也像“报菜名”。

民警正在工作

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接警员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大,传统的110接处警模式,由于指挥层级多,机动性不足等原因,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警务要求和群众的期盼。

游恺坦言,传统的接处警模式是接到报警后,110指挥中心通知案发地辖区派出所,再由派出所安排值班民警前往现场,一般都得需要20分钟左右。而通过块数据中心,从接听到报警电话,系统自动获取报警人的位置信息,将警单派发到离报警人最近的网格民警的手持终端上,民警最快可以在1分钟之内到达。(天眼新闻、贵阳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