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在2月正式发布,确定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同时,文件将农村中小银行定性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强调要加大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的金融机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并鼓励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增加首贷、信用贷。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抵押贷款业务等。
基于以上背景,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农村中小银行,势必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借助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科技力量,扩大在信贷领域支农支小的力度。不过,银行经营的本质是风险的承担与管理,而信贷的核心则是风控,“数字化助农扶农”也意味着银行信贷业务数据要素和载体的变化以及业务体量的暴增,自然要求银行具备更强大的风险承压和控制能力。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想要在“乡村振兴”中完全发挥“推手”作用,服务好下沉和繁杂的农村客户群体,就需先构建专业化、精细化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
对此,不少专家表示,农村中小银行要主动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打造专业化、精细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综合运营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和工具,有效控制风险。一方面,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流程化、制度化、体系化;另一方面,应用科技手段加强贷前、贷中和贷后的风险预警,降低人员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同时发力大数据和智能催收,提升额度审批的精准度和反欺诈能力,降低催收成本以及坏账率等。
但科技能力的构建需建立在科技实力的积淀之上,目前农村中小银行的科技实力是薄弱的,需借助金融科技企业的科技加持,补齐短板,方有机会在数字化舞台“大展拳脚”。信用算力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一直致力于将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科技领域积累的经验与优势有效赋能于农村中小银行。其中,信用算力星耀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通过对科技、场景、客户、数据等方面的全新整合,协助银行构建了涵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智能风控体系,实现风控智能化、可视化,极度提升风控管理和迭代效率,备受中小银行的认可和推崇。
在贷前准入及信审时,银行传统信贷审批需要审核员人工审查客户提供的申请表、身份证、信用报告、收入证明等决策性资料,以及经营证明、住址信息、亲友信息等非决策性资料。信用算力星耀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则基于海量数据源(包含行内数据和外部数据源),涵盖身份认证、司法诉讼、公安信息、多头借贷、反欺诈等多维度客户信用评分及画像分析实现精准评估。
在完成核验之后,传统信贷往往根据业务经验对申请人打分并排序,再由权限人决策是否通过或拒绝,以及审批多少额度。信用算力星耀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则可以基于历史数据样本,构建信用评估模型、收入评估模型、稳定性模型、消费评级模型、资产预测模型等,实现对客户的身份识别、资质评级、额度定价以及授信审批,人效比提升20%+;并通过人脸识别、生物探针、设备指纹、关联图谱等核心反欺诈技术手段,实现信用风险的量化判断及有效预测。
在贷中监控阶段,银行可通过信用算力构建的规则监控和评分监控实时监控贷中客户质量,关注风险变化;并通过号码状态核查,及时对联系异常的客户进行预警,从而实现对客户潜在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有效降低逾期率,控制业务不良水平,并节约成本。
在贷后管理环节,信用算力星耀大数据管理系统提供催收管理和贷后检查两个模块,可根据场景类型、贷款类型,综合大数据模型,实现参数化案件分配、催收管理,并可自动生成催收业务人员的绩效评估,提升30%+催收效能。
同时,银行传统数据仓库的设计往往是为满足银行的“统计”和“管理”需求,对客户行为数据、实时数据、历史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没有处理规划,造成数据资源的无序沉积和浪费。
信用算力星耀大数据风控系统通过对“科技+客户+场景+数据”的全新整合,不止于从风险识别、计量、监测等环节,帮助银行实现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线上风险管理;还可协助行方将多元化数据进行整合,构建地域特色产业数据集,其价值可彰显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度洞察和挖掘现有用户价值和创利能力,聚焦真正对业务产生价值的优质用户,从而制定个性化运营响应机制,实现客户多轮或持续创利;二是基于地域特色产业数据,精准拓展特色产业场景并触达和捕获潜在信贷人群,降低“流量端”依赖。并可协助农村中小银行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践行国家赋予其助推“乡村振兴”的使命。
信用算力董事长张建梁曾表示,未来银行间的竞争必然是数据资产的竞争,是数据资产使用能力的竞争。信用算力的使命,就是通过为中小银行科技赋能,协助其构建雄厚的数据资产储备和强大的数据使用能力,助其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伟大的十四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中绽放璀璨光彩。